一.用户隐私数据的研究:研究背景:在完全遵循科学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为了保证产品设计能够完全适应典型用户需求,几乎大多数产品设计都需要对用户的隐私进行扫描,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是一般设计必须遵
           一. 用户隐私数据的研究:
     研究背景:
     在完全遵循科学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为了保证产品设计能够完全适应典型用户需求,几乎大多数产品设计都需要对用户的隐私进行扫描,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是一般设计必须遵循的科学流程。但我们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通常的设计工作中,用户研究项目一般需要对被研究者签订隐私保密协议,同时提供现金或者奖励作为对被研究者的补偿。本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对象为:如何利用用户隐私数据指导产品创新数据,此外提出我们认为的不合乎道德逻辑的用户隐私扫描对创新型行业可能带来的致命打击。
     研究思想:
     P&L研究中心认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思想是目前较为合理的,科学的,具有充分可执行性的产品创新思想。我们同时认为IPD产品管理流程必须结合UCD产品体系以保证产品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研究重点:
     本研究重点在于:什么是产品创新中需要提取的关键用户隐私数据,如何利用这些关键用户隐私数据指导产品设计,另外我们在此报告中也提出了不合乎道德标准的用户隐私数据扫描可能带来的创新性行业危害性
     二. 用户隐私数据中关键数据提取:
     通常,我们的IPD流程中,我们需要提取用户数据以指导产品创新设计,提取的重点包括:用户行为与偏好数据,KIA数据,综合数据(通常是指标性数据)。机制流程如下:
     1. 流程
       
     在IPD流程中,我们需要扫面市场信息,用户行为和习惯信息,用户反馈,竞争对手的信息等,在用户研究中,我们通常可以通过典型用户的研究获取典型用户的用户习惯和偏好,这些研究包括访谈,用户行为追踪,用户使用测试(usability test),焦点小组等,用户日记。我们从用户访谈中可以获取该典型用户的偏好信息和大多数需求,从用户行为的跟踪中,我们不仅仅可以验证用户访谈获得信息的准确性,我们还可以获取用户操作流程,有关用户使用竞争者(或者潜在竞争者)产品的信息相关信息等。
       
     UCD基础流程主要思想为:从研究到设计的方法体系。我们通过用户数据的输入,输出产品创新性信息:
     在整个UCD流程,我们强调UCD流程必须与IPD流程配合,用户体验的每个阶段需要嵌入到IPD产品管理流程中。接下来我们看看什么数据是对产品创新而言最有价值的数据。
     2. 关键数据提取内容
       用户行为与偏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务需求的方向,也是产品设计需要关注的最核心内容,比方说我们通过农村有很多人使用洗衣机洗土豆的现象创新出专门洗土豆的机器。以下是某个用户研究的案例,为了进行数据保密,我们对下面用户研究数据汇总进行了精简,删除了核心数据。
     
     
     
     -     KIA(Key Insights Analysis)数据:
   
     KIA数据包括:
     -     Click Density Analysis 点击密度分析
    -     Visitor Primary Purpose 访客首要目的
    -     Task Completion Rates 任务完成率
    -     Segmented Visitor Trends 用户分层
    -     Multichannel Impact Analysis 渠道分析
   
     KIA数据是产品改进的核心指导数据,通常我们的KIA数据已经能够重点改进方向
     
       综合数据(指标类数据)包括:
     • Clickstream Data 点击流数据 
     直接输入URL数量
     访客来源
     访客地理位置
     • Outcomes Data 结果型数据 
     访客(初次访问数,访问总数,平均回访数,关注点)
     页面浏览(平均浏览数,总PV ,访问超过一页的访客比)
     时间(全局,人均)
     关键行为(如:注册,购买)
     转化率
     相关(Keyword,趋势,网站)
     • Research Data 体验研究数据 
     调查
     启发式评估
     可用性测试
     访客属性
     • Competitive Data 竞争性数据 
     “面”数据测量
     网络服务提供数据测量
     搜索引擎测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跟踪案例:
     
     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帮助我们进行系统的分析,甚至包括竞争性产品分析也可以使用该方式进行。
     三. 关于用户隐私数据研究的商业道德
     作为独立研究室,我们并不涉及社会道德分析的角度,更多的我们强调商业竞争公平性的角度出发。
     合乎道德标准的用户隐私数据研究过程:
     在合乎道德标准的用户隐私数据研究过程中,研究执行团队需要严格的遵循被研究者知情权,需要在被研究者的充分配合下展开研究。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用户研究标准过程如下:
     
     在整个过程中,研究需要用户的全程参与,以下是一个用户深访的案例:
     
     我们根据全面的用户研究提取设计概念,从而进行设计的指导。在整个过程中用户需要被告知以全面配合,为企业保密,并收取合适的费用。我们建议任何创新研究应该充分尊重用户隐私数据,并力求研究的公平和公正性。
     不公平的产品创新竞争:
     关于“利用用户隐私数据是否道德”的问题,我研究中心认为从商业道德的角度出发,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利用用户隐私数据可能存在不道德现象。我们认为对用户点击流的追踪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下是合乎商业道德的,但是问题在于用户点击流的追踪可能存在入侵用户隐私的现象。
     焦点一:监控非本企业产品数据是否符合商业道德
     对非本企业产品的监控是一个商业道德盲区,比如很多杀毒软件产品都有对其它软件进行监控的功能,我们认为合乎道德的监控可以从两点进行思考:1. 该监控是不是出于保护用户的目的;2. 该监控是否涉及商业秘密。如果我们通过监控其它软件的市场增长率和使用增长率来发现商业机会,我们认为是不道德的。事实上有很多软件的原创企业并不一定比数据监控的客户端软件能够获取的用户行为数据充分,而这些数据对产品改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任何产品创新能力强的公司,无不是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强的公司,当我们拥有比较强大的数据监控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发现某个产品的使用率激增而立刻获取新概念“警报”,而这样的警报就好比预知股市后市一样重要,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复制这个“新概念”远比重新创新一个新概念需要投入更少的创新研究成本和市场试错成本,而完全遵循商业道德进行系统原创的企业则会在成功前承担市场风险,成功后受到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总体上打击了创新的积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反而创新性越强,所以即使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去思考,监控非本企业产品数据而用于与被监控企业竞争是不道德的。
     焦点二:为保护用户隐私数据而监控用户隐私数据是否符合商业道德
     在很多情况下,对数据的保护需要以“了解数据是什么”为前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道德标准的关键在于用户隐私数据是否用于对用户产生了侵害,比如出卖用户数据等等。我们并不认为一些“隐私协议”可以使企业不受到商业道德的谴责,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和企业在使用用户数据时是出于不公平博弈状态,企业的方式方法往往超过用户在签约时的全部想象空间,双方在签订契约时掌握的信息是不公平的。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必须了解信息”以“保护信息”在双方对其定义不发生歧义时是符合商业道德的,但是超出了双发中任何一方的想象空间时则是不道德的。关于此,陪审团制度较为合理,以社会常识来进行道德的评价,而不应该以法律约束作为道德的评价
     四. 从研究到概念案例片段
     “产品创新的重点在于思维的创新,用户体验的创新,我们一般通过对用户的研究进行需求的二次发掘,进行假设和分析评估,形成具有可执行意义的概念设计。实践证明,研究敏感用户可期望得到有关未来消费趋势与特征的信息,将敏感消费者的HVM 和普通消费者HVM进行对比,可发现来自敏感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基于此,我们创造了独特的产品创新概念分析法,通过人格分析法对用户进行细分,再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对比,发现产品创新趋势,并科学调研以验证该观点,现已为多家企业提供产品创新概念设计服务。”
     研究案例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