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otstrapping: a self-sustaining process that proceeds without external help.
文/Jamie
最近我发现常常需要提到「Bootstrap」这个创业技巧,才想到还没有好好写过文章解释它。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它跟创业到底有什么关系,创业者又为什么必须要学会这件事情。
字面上,Bootstrap 是「靴子的鞋带」的意思,而一条鞋带之所以会延伸到创业,主要是作家 Rudolf Erich Raspe 在 1781 年的小说「Th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编者注:《吹牛大王历险记》)而来 (参见: Wikipedia) 。故事中,主角用一条 Bootstrap 把自己从沼泽的烂泥中拉了出来,过程中完全没有依赖其它人的帮助。这个典故经过后人的传用,Bootstrapping 于是渐渐变成了「自助、不求人」的意思。
在创业的世界,Bootstrapping 尤其是指财务上的不求人,也就是不跟投资人募资,完全靠着自己的能力来支应开销的意思,常用的方法有包括:存款、信用卡、拖延应付帐款、积极催收应收帐款、零库存、提早开始赚钱等等。尤其是存款和信用卡,几乎是每个早期团队一定会用到的工具。
当然 Bootstrapping 不一定代表永远都不向外募资,更常见的作法是在早期的时候 Bootstrap,到了中、后期再向外寻求援助。而除了不必看人家的脸色,Bootstrapping 式创业,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像是:
- 少浪费时间 ── 由于没有投资人,你不需要浪费时间在董事会、股东会、财务报表和解释各种突发状况上面,这让你能够更快的 iterate 和 pivot,而灵活在创业早期绝对是一个大 plus。
- 真的募资时更容易 ── Bootstrapping 其实就是先创造价值,再募资的过程。所以当你去找投资人时,公司往往已经有营收,甚至已经获利,这时他们的投资意愿当然会大幅提升。
- 稀释更少 ── 由于 Bootstrapping 的过程已经创造了价值,所以同样要募一笔钱,你稀释的比率会少很多,创办团队在增资后,也往往能够维持主控权。
- 不浪费的文化 ── 当一开始创业花的是自己的钱,而不是投资人的钱,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会痛的。这个过程中能够教育团队资源的可贵,也才能够养成有效使用的文化。
- 更强大的商业模式 ── 当你不用钱在创业,那无论在产品、营销、业务、营运上,你都没办法抄快捷方式。没办法大量买广告,你只好更努力的研究 SEO、SMO 等这些免费的推销管道。没办法请 10 个工程师,你只好研究如何让产品更精实。在这样的过程中,你将会淬炼出一个商业模式,是人家无法轻易复制的。相反的,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是用钱堆积出来,那对手只要多花你一些钱,就能把你整碗拿走。
因为以上这些,还有许多其他无法一一列举的原因,我强烈建议每个创业团队都该 Bootstrap,即使不是为了钱、控制权,也该为了淬炼更好的商业模式,更有效率的团队,经历这样的过程。事实上,当我们 2009 年开始创 appWorks 这一个创投的时,我们用的也是相同的观念。如果连创投都可以 Bootstrap,我相信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团队有借口不能了,是吧?
PS. 再次感谢大家参与「一人一信拯救 Android」行动,我们果然吸引来了苹果日报和 Ettoday 的热情报导,我希望这次的行动能够让更多政府相关单位正视这个问题,也希望现在选举尘埃落定,这件事情能够更快获得解决。
(Photo via frauleinschiller, C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