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付了钱却不去健身房?
来源:广州中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发布时间:2012/10/21 23:25:16 编辑:admin 阅读 1375
文/Jamie根据统计,一、二月过年期间是一年中健身房人潮最踊跃的时候──大家立下新年希望,决定要好好运动维持身材。我想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参观了设备、签了合约、付了会员费,以为头都洗了,这样就有

  文/Jamie

  根据统计,一、二月过年期间是一年中健身房人潮最踊跃的时候 ── 大家立下新年希望,决定要好好运动维持身材。我想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参观了设备、签了合约、付了会员费,以为头都洗了,这样就有动力常常去运动,结果呢?到了年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付了好几万块,但一年下来,总共去的次数只是个位数。

  放心,你并不孤单,几天前在 The Atlantic 上的文章谈到,根据 Berkeley 在 2005 年发表的「Paying Not to Go to the Gym」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人跟我们有着一样的情况。当健身房让他们选择是要付「单次 10 元」或是「月费 70 元」时,多数人选择了 70 元月费的方案,但最后每个月却只去了 4 次。也就是说,他们想着一个星期两次,这有什么难的?最后却完全做不到。

  不,这个现象其实不完全是懒散,经济学家把这种心态称作「夸张的贴现」(hyperbolic discounting),意思是人们往往比较专注在现在的快乐,而对于未来可能的好处,却打上了夸张的折扣。所以当你已经上班累了一天,当然宁可回家休息,而不是移动你的懒屁股,到健身房去报到。

  但你已经付了 70 元了,不是应该有很大的动力把它「赚回来」吗?不,事实上,光去想应不应该赚这 70 元,去几次健身房才能够赚回来这件事情,都是很累人的。「决策疲乏」是这个现象的专业术语,换成白话就是「逃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这件事情常常太累了,最简单的选择就是「不要去想」。

  而要怎么让人们真的去运动?当然是给他们足够的「奖励」,例如:白花花的钞票。美国有许多新型态的健身计划,现在会先跟消费者收取昂贵的费用,之后再依据他们真正运动的情况,把钱退还给他们。我在纽约时,朋友就参加中央公园的晨跑队,4 个星期的计划得先缴美金 400 元,如果每天准时报到,结束后才能拿回 250 元。

  当然,大多数健身房的商业模式,并不是在给你健康的身体。他们赚钱的方法,而是在于利用你的「夸张贴现」心里。记得吗?最容易获利的,就是拥抱人们的七宗罪

  所以,想清楚你对准的是什么 TA (Target Audience),然后根据他们的心理,好好的 Hack Everything 吧!

  (Photo via 5405056093, CC License)

联系我们CONTACT 扫一扫
愿景:成为最专业的软件研发服务领航者
中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深圳 Tel:020-38931912 务实 Pragmatic
广州:广州市天河区翰景路1号金星大厦18层中睿信息 Fax:020-38931912 专业 Professional
深圳: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有色金属大厦509~510 Tel:0755-25855012 诚信 Integrity
所有权声明:PMI, 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I-ACP, PMI-PBA和PMBOK是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的注册标志。
版权所有:广州中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828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