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2 月 唯冠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与苹果之间的 iPad 商标权纠纷详情。
2012年 2 月 苹果发布发布声明及香港法院判决书,称唯冠科技拒绝履行商标转让协议。
2012年 2 月 唯冠科技在上海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苹果 iPad 执行禁售令。
2011年 12 月 经由三次开庭审理,苹果一审败诉,赔偿和商标要求被驳回。
2011年 02 月 唯冠和苹果 iPad 商标权之争首次在深圳对簿公堂,而这也是双方第一次正式交锋。
2010年 8 月 唯冠因金融危机破产,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 8 家银行成为实际控制人。
2010年 2 月 苹果与英国 IP 公司签订了一份《权利转让协议》,英国 IP 公司以 10 英镑为对价,向苹果公司转让有关商标的所有权利。
2009年 12 月 苹果用3.5万英镑获得了 iPad 的海外商标权。不外唯冠科技称,iPad 的中国大陆商标权归属于其唯冠科技公司所有。
2006年 苹果在英国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等理由将台湾唯冠告上法庭,这场官司以台湾唯冠胜诉而告终。
2001年 6 月和 12 月 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先后申请注册了两项 iPad 中国商标。
2000年 唯冠台北公司注册 iPad 电脑等多种电子产品的欧洲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标。
案件回放:
而唯冠方面则以为苹果的声明是在搅浑黑白,且没有谈判的诚意。唯冠创始人杨荣山则透露,目前已经向部门地方海关提出申请,要求禁止 iPad 的进出口。并以为因为中国海关禁止入口苹果 iPad 难度较大,其与苹果的纠纷达成庭外和解是最好的方案。(恰克)
iPad 在华商标权纠纷愈演愈烈,本周二苹果公司终极打破沉默沉静对此事作出回应。苹果在一份简短声明中指责唯冠拒绝履行协议,并称香港法院已支持苹果。随后还曝光了香港法院长达 18 页的判决书。
而对于未来唯冠的发展,杨荣山表示,唯冠正在寻求新的机会重新站起来,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重组计划和投资人。
杨荣山表示,固然唯冠现在处于财务危机,但目前还没有公然要求详细赔偿数字,只是根据中国法律维护权益。“我们要首先保证债权人的权益,网络上流传的索赔 100 亿元,并不是唯冠的要求,是专业人士的看法。”
谈及此次纠纷的发源,杨荣山表示,当初苹果以一个很巧妙的花招,找了一个用着假名的律师和唯冠接触,要求唯冠在全球的 iPad 商标转让给自己,由于这家英国公司的公司简称为 IPADL,当时苹果律师保证不会与唯冠从事的业务形成竞争。而当年双方在签订 iPad 商标转让协议时,签约附件中有一些商标权证,这个权证里包含在中国的 iPad 商标。
杨荣山透露,此前唯冠也曾因 iPod 商标事宜与苹果交火。2003年苹果曾试着在欧洲注册 iPod 商标,由于和 iPad 有很大的相似性,唯冠花了大量的精力组织苹果,但最后选择抛却。
发布会上曝光的唯冠 iPAD 图片显示,该产品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组成,外型更像一台小电脑,出厂价在每台三百美元左右。
发布会现场,杨荣山具体先容了唯冠 iPAD 的“前世今生”,称 iPAD 是公司从 1998 年下半年开始研发的一款产品,全名为 Internet Personal Acess Device,中文名为联网器,定位于一款网络终端设备,是唯冠 iFAMILY 系列产品之一,这一系列产品唯冠曾投入超 3000 万美金开发。2000年 iPAD 正式对外发布,2003年唯冠开始研发新一代 iPAD。此外,iPAD 曾在欧洲和美国销售,其中由于没有拿到美国的商标,于是以 OEM 的形式卖给 HP。
2月 17 日动静,唯冠科技本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与苹果之间的 iPad 商标权纠纷详情。唯冠出示了自家产品唯冠 iPAD 的资料,并称苹果曾使用欺诈方式使唯冠转让 iPad 商标的全球使用权。唯冠创始人杨荣山表示,并未向苹果求偿 100 亿,起诉对方仅为依法维权。
唯冠出示自家产品唯冠 iPAD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