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Scrum还是XP,在国外都是流行的敏捷开发模式,而且现在在国内也开始流行起来。但现实生活中却有无数的公司或团队经历了敏捷开发转型的失败,其中除了部分没有真正了解敏捷的原因外,很大部分都是因为
无论是Scrum还是XP,在国外都是流行的敏捷开发模式,而且现在在国内也开始流行起来。但现实生活中却有无数的公司或团队经历了敏捷开发转型的失败,其中除了部分没有真正了解敏捷的原因外,很大部分都是因为Scrum或者XP还不是很适合国内环境,直接照搬照抄很容易就出问题,从而导致最终的团队失败。
Scrum在开发过程中开发团队是没多少角色区分的,默认的团队成员都是开发经验丰富的,而且一个人可以担当多种角色,而国内的公司团队,特别是中小公司,很多都是由初、中、高级三种层次的程序员组成的,同时也有前端程序员、后台程序员、测试人员等各种各样的角色,所以如果不加与调整的,直接按Scrum章法去走,无论是任务时间估算,还是任务分配都会出现问题。
Scrum和XP都提倡一个迭代接一个迭代的开发,但却忽略了系统框架的搭建重要性,很多开始转型的敏捷开发团队因为前期忽略了系统框架的重要性,而导致后面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也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又如XP的结对编程,国内的那几个中小公司老板能接受两个人一起,只有一个写程序,一个人看着呢?于是,团队很多XP方法都执行了,但就是结对编程执行不了,而结对编程注重的代码之美,重构则很多需要花大量时间思考和优化的,请问你一直在敲着代码,你又多多少时间去考虑优化?去重构呢?
另外,无论是Scrum还是XP,都是提倡少文档甚至无文档的模式,但对于国内很多公司来说,程序员待遇不高,团队中经常出现离职现象,另外,也并非所有程序员都会尽心尽力去参与到项目各个环节中,他们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可能就关注他们自己的模块,他们没有去关注其他人开发的功能,一旦有成员离开团队,或这以后系统需要进行修改维护,那维护就成了很大问题。
总之,敏捷开发在国内发展路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归咎于国外的敏捷开发模式不适合直接套用到国内开发团队上。所以,业界呼吁寻觅一种适合国内敏捷开发的模式,于是,iScrum正式诞生了。
iScrum结合了Scrum和XP的优点,同时有针对目前国内开发团队的特点,制定了更加合适国内开发团队实施的敏捷开发模式。iScrum既注重管理模式,也顾及开发技术;iScrum以目前国内开发团队为特点制定对应模式;iScrum针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改进,更加容易让公司领导认可和接受。
好了,这节先讲到这个,下一节起将真正进入iScrum详细内容介绍,有兴趣的童靴请留意哦!
本站技术原创栏目文章均为中睿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中睿,本站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